|
汽车行业解决方案(下)(by AMT陈兵兵;马露菲)分散的、单一企业的MRPⅡ/ERP系统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必须采用基于网络化的集成增值链管理的汽车行业解决方案来实现这种协作生产。 本文关键字: 理论探讨 分散的、单一企业的MRPⅡ/ERP系统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必须采用基于网络化的集成增值链管理的汽车行业解决方案来实现这种协作生产。汽车行业解决方案(下) ---- (1)OEM的工程设计管理 OEM在全球汽车制造业中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没有那一种牌品的汽车制造没有OEM的介入,因此,OEM的信息化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其功能主要是支持OEM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工艺及生产线设计;计算和模拟产品的目标成本;维护产品制造的基础技术数据,有效地管理OEM企业的产品研究与开发,设计与试制的业务流程。其功能如图5所示:
(2)OEM的制造管理针对OEM企业的制造环境,解决方案提供了能满足OEM的生产方式的管理模式。OEM生产的一些主要特征是汽车装配一般为大批量的流水线生产(一些改装车装配除外),而在当前的汽车购买过程中,客户的特殊要求越来越多,个性化越来越强,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汽车需要按照特殊订货进行装配,在装配线上能够同时组装多种车型,这已成为当今汽车生产制造中的迫切要求和发展趋势。这也给OEM企业的生产计划与生产组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OEM的制造管理所提供的功能,应该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支持集成的供应链,其工作流能支持汽车生产和经营的所有业务流程,并能运用图表式计划表,电子KANBAN/JIT等方式来进行高效、重复性、不连续的按定单配置与生产、支持同步制造及与PDM的连接,从而达到全企业、全生产流程的集成化。此外,行业解决方案对于组装厂还应包括支持QS9000的外协JIT生产时间表、制造工作流中的KANBAN的计算、外发寄存式材料的有价核算等等,这些功能如图6所示。 (3)OEM的采购管理:OEM的采购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全球性的采购。全球性采购业务具有比本地采购更特殊的要求,例如涉及到进口业务、分散合同、EDI处理等等。主要的功能如图7所示。 4.销售与售后服务管理 四、汽车行业解决方案的信息技术 ---- 建立汽车行业的全球网络供应链,必须有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和技术作为后盾。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信息技术,我们在此仅论述EDI和Internet技术的应用。 1.EDI技术在汽车行业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下面我们用另一张图(图10)说明系统通过EDI所接收/发送的主要信息结构。
---- EDI所处理的信息明细是这样的(分接受和发送信息): 1 销售与分销信息。其中接收有客户询价单,销售订单变更要求单,寄售在客户处的库存发货,客户预测/JIT交付计划,借项凭证,客户提货单,来自服务代理商的发运确认单等;发送有确认销售订单,发运通知,运输通知,发票/发票清单/借项凭证,外贸数据(出口),给服务代理商的发运通知,给承运商的通知,报价单等。 2 采购和物料管理信息。其中接收有确认采购订单,采购发运通知等;发送有采购询价单,采购订单变更单,预测交付计划,JIT交付计划,借项凭证,消耗料/罐装料结算单,外贸数据(进口)等。 3 财务会计信息。接收有借项/贷项凭证,科目账及余额查询等;发送有付款单,贷项凭证等。 2.Internet技术 ---- Internet可提供的功能有:查看产品目录、传递产品数据信息、传递工程更改信息、JIT计划传递、检索会计科目、发布招聘信息和查询人力资源、核查与补充产品存货清单、查询销售信息、客户通知快速输入、销售订单输入和状态查询、远程数据访问、质量通告、处理客户意见;工时记录、项目数据核定、集中下达采购申请和采购订单、员工交流、显示会计报告和资产信息等。同时,通过Internet及EDI,还可以采用多种输出方式来处理在汽车的交易过程中的订单确认、交货记录、配货单、装货单、包装单、票据、报关业务、信贷和债务记录、输出文件等单据的传递,支持企业实现无纸贸易。 ---- 解决方案还应具有ALE/WEB技术,利用Internet来实现各项业务的信息集成,例如可以使用应用连接功能(ALE)在Internet上分配业务流程,把不同地点松散运行的业务流程连在一起。企业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动态地紧跟市场变化,快速作出各种决策,如经营战略决策、投资决策、产品成本决策、买卖决策、财务决策等,使企业能够实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五、电子商务在汽车行业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 汽车工业是一个大规模协同的产业,它需要有总装厂商、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售后服务网络等协同作业,而客户应该能够通过公共媒体(包括网上)阅览产品目录,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进行变形选择,向经销商订货,经销商再向总装厂订货,总装厂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发出装配指令,供应商在接收指示后,安排其生产序列,对组装厂寄存的物料进行加工和零部件生产。总装厂可以采用内部供应商的零部件,也可以选择外部供应商的零部件,而完成订单后,除了将汽车发运外,还需向其售后服务网络提供备品备件。在解决方案中应能在技术上通过EDI或电子商务来协同合作,连接起第一供应层到第n供应层、OEM,以及售后服务。这些都需要电子商务来连接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各项业务,形成订单流程化,缩短订单处理的时间,使销售、制造与供应商集成一体化,实现快速反应,及时采购、生产和装配,及时交付和交达到消费者手中,及时完成售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考虑到汽车行业的这种需求,就必须加快协同作业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因而在汽车行业解决方案中必须要有基于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电子商务来进行电子通信和电子交易。 从行业特点来看,汽车行业是最适合开展电子商务的产业,它的产品零部件较多、供应商较多、产业链较长,需要广地域或全球采购、生产、销售,在其全部采购业务中,其直接采购或称为用于生产制造的采购约占到总采购的60%~80%。而且行业内的大中型企业基本上都有自己的ERP系统,在其内部已有了较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何时采购、采购多少(订货点与订货量)直接由MRP根据生产计划自动触发,为生产提供及时到位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因此由B to B(企业对企业,Business to Business)电子商务来连接整个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模式。这种模式如图11所示。 图中的电子市场是一个覆盖该领域的虚拟电子商务平台,行业中的企业可登录平台进行网上在线交易。该平台可由行业中几个最具实力的领军企业来共同构建,以它为核心,形成一种产业链的形式,囊括行业中的购销业务。例如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耗资约2亿美元携手建立其经营汽车业务交易B to B的新站点,预计今年年底将有500亿美元的交易在其新建立的在线市场上进行。在这种 B to B的模式中,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可以在各自的企业端建立自己的门户和B2B系统,以此来登录虚拟交易平台去进行买卖交易,并将其与ERP系统进行无缝联接,完善自身的供应链;而对于较小的企业,由于其财力、人力有限,可只在自己的一端建立门户,然后通过公用的ASP平台来与虚拟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ASP平台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若干种ERP系统及联接技术,提供各种服务,他们只需向ASP平台缴纳一定的服务费用即可。这种模式确保了采购人员与经审核的供应商按照已约定的价格进行采购, 它加快了采购业务的速度和提高了效率,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扩大了采购范围等等,据国际著名的研究机构 Aberdeen Group 的一篇研究报告(Internet Procurement Automation Looks Like a Winner; Volume 12; February 1, 1999)证实,那些实施了电子采购解决方案的企业的产品成本下降了5%~15%、业务处理成本减少了70% 、整个业务周期缩短了50%~70%。这种模式是以市场机遇和市场规模为前提的,它将使企业的业务流程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必须在物质世界里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诉诸网络,它创造的价值令人难以置信,将真正地改变一些产业。这种B to B 模式详细的基本功能由图12所示:
六、BMW和一汽大众 ---- BMW制造公司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新建的120万平方英尺的厂房是为每天生产300辆汽车,每16小时为一个生产周期而设计的。在如此快的节奏下,信息系统成为公司良好运作的关键。BMW仅在四个月内便在美国的工厂安装了SAP的R/3系统,在汽车制造方面运用了“流程化”的方法进行生产。 ---- BMW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它的系统,从设计到构造共经历4个月的时间,就快速完成了一个基础系统的安装,大约600台个人电脑配置入网络,100个用户可在任何时间运行、同步进行会议。公司运用系统和网络软件来管理各个客户/服务器软件的安装。 ---- BMW制造工厂与其德国慕尼黑总部的一个集中定单管理系统链接起来。定单从德国由公司定单管理系统与R/3之间开发的界面电子传送到制造厂。生产控制系统与R/3链接,并输入生产信息。当一辆汽车完成并装船后,开具发票自动完成,并汇到德国。公司还正在系统中实施可配置物料单模块,以打破物料单的固定结构,在生产现场建立顾客定制的零部件清单,而不是从德国接受信息。 一汽-大众的捷达和奥迪轿车已经是家喻户晓,他们的成功除了在市场的开拓与投入、技术创新等有效举措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引入了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模式和技术。 ---- 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后,企业从制度上规范了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改善了企业的经营决策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 采购管理:在采购上根据主计划和物料清单对库存量进行查对,由计算机快速计算出所缺物料的品种、数量和进货时间,将采购进货下达到各个厂。然后由采购人员从系统中查看各供应商的历史信息,根据其价格、供货质量、服务等指标来选择供应商。这既能准确、高质量地实现物料采购,又大大缩短了采购周期。 ---- 库存管理:由于采购的准确和及时,使库存量大大地降低。以前,库存资金占用严重,仅国产化件资金占用量就高达1.2亿元,使用系统后降低到4000万元左右。同时系统对库存量的上限和下限有严格的控制,只要库存量达到了上限,系统就会给出报警信号,物料就无法再进入仓库;而达到下限时,系统也会提醒采购人员立即补充库存,起到了自动提示和监督的作用。在库存盘点方面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以前每天最多可清查四个仓库,而采用计算机管理后,四个仓库的盘点仅用10分钟就可完成。 生产管理:在一汽-大众集团的生产装配线上,生产计划一旦形成,就立即下达到各个生产部门,并分解到工位。同时,物料供应部门也根据计划要求准确及时地将各种物料送往各个工位。每一种物料都有各自的条型码作为标识,一旦某个工位的物料低于下限,就立即由计算机发出缺料通知,这样可以边干边等,不至于发生停工待料的现象;而供货部门接到信号后,根据其条型码信息可及时将物料送到所需工位。在生产和组装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由系统严格地进行监控,如每个工位都进行了哪些工作、是否合格等信息都将准确无误地存入计算机内。 ---- 质量控制:由于每道工序都记录了工作质量的合格与否,所以在系统中如实地反映了产品和配套零件的质量情况。当整车下线时,所有这些信息都被扫描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中。这样,质量管理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质保的定期跟踪都变得方便和容易,较好地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 ---- 财务管理:实现了财务管理后,及时准确的成本跟踪使成本核算实现了自动化,财会部门的职能和工作重点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过去那些忙于记账、核对、做报表的人员现在的任务是随时对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真正起到了成本控制部门的作用。由于将财务的分块处理变为工作流管理,有效地控制了资金流的流向,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准确,加强了财务分析功能,大大缩短了财务处理业务量和财务结算周期。以前,完成月报需要一周的时间,年报则需时更长,而现在标准的资产负债表,从产生到打印出来仅仅需要一分钟的时间。同时,系统中多种货币及外汇、汇率的管理也为企业的财务运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一汽-大众每年要动用2至4个亿德国马克的外汇,仅在外汇管理上就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 成本核算与控制:在系统中,一汽-大众的每个部门都是一个独立的成本中心,都有一个预算指标,实施严格准确的成本控制。在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前,由于汽车的零部件繁多,每一个产品的成本都较难计算得很准确,现在利用系统可对企业业务流程中的每个环节的成本变化进行跟踪,每个工序、每个环节,只要产生增值,就立即动态地进行成本滚加,并可实现对产品的成本按月进行分析,加以控制,所以整个年度的经营计划都非常好地控制在企业的经营者手中。 欢迎浏览 汽车行业解决方案(上) 责编:陈兵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