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M: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王永强)本文关键字: 理论探讨 摘要:CRM,从1997年开始出现于媒体至今已有5年之久,其间,剔除三年的“炒作”和预热,2001年起,在中国陆续有一些公司开始品尝这道“半生半熟”的“拼盘”。 CRM: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美国人喜欢干了再想,德国人是想好了再干,中国人是边干边想。 让我们占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跟随与巨人的后面做个“悟理”学的肤浅之研究。 问题之一:CRM是一种什么概念?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中文通常被译成“客户关系管理”。没有人对这种译法提出疑问,但仔细一想,又有不妥之处,所的用户会问:客户或与客户的关系是可以由企业单方面来管理的吗?如果可以,客户会按照企业的安排行事吗?为什么中国人一遇到MANAGEMENT就想到“管理”?这一点首先就违背了“CRM”的宗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本理念。“管理”是以企业为中心的,MANAGEMENT这个词还有“运营、维护”之意,企业心目中的“客户”和客户心目中的“企业”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问题之二:谁需要CRM?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CUSTOMER?它不仅指消费者、客户,对企业界来说,C是用户或购买者。在企业内部,按ISO9000标准,任何一个流程的下一个环节,对上一个来说,都是“CUSTOMER”,每一个环节都这样考虑问题,其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是让客户满意的。这说明,所有的企业,无论销售还是企业内部管理都需要CRM。 问题之三:CRM的尊容如何 形象地说,CRM是一个三层结构的金字塔。最上一层是CRM的经营理念和战略,中间层是客户与销售管理及企业门户的工具,最低层是与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数据仓库、流程管理、自动化办公和数据挖掘等系统。 问题之四:CRM与ERP何者为王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着眼于企业对自有资源的计划管理,以工作流程为引导,以数字化信息为手段,实现最佳的成本和时间控制,求得企业资源的最大限度地利用。说到底ERP是企业内的高度的“计划经济”。无论多么完美的ERP都是以企业可持续经营为前提的,如果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前景出了问题,再好的ERP也会变成完美的消耗,就会产生“负输出”。这就是说,ERP不能解决企业的生存前提,只能是“锦上添花”,解决一个最优化的问题。 这里有个小case,
一个酒店按ERP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工作控制流程,在服务员检查房间时,发现丢失了一条毛巾,总台即时获知,立即停止了客人的结算,结果,误了客人的飞机,该客人是一个集团客户的总裁。此后,该酒店就失去了这个为数500人的大客户。 这难道不是一个启发吗?ERP太注重内部了,CRM才是开放的、包容的、智能的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SAP和ISO国际质量标准都产生与德国, 而计算机和互联网发源于美国, 极为符合文化的逻辑:严谨和保守最适合搞管理(固化的模式),自由和活力适合激发创造力,而中国人兼具这二种属性,又擅长搞关系。因此,理论上讲,做CRM非国人莫属。 CRM是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在现代的社会中,没有谁敢宣称不要CRM,否则,他将被冷落和踢出“界外”。这就是21世纪的“商业法则”。 CRM必然要要制约ERP,ERP是“BODY”,而CRM是“SPIRIT”。我们不知道一个没灵魂的躯体能干什么? 问题之五:当今信息化的一个趋势 信息化和网络时代的来临,虽然早已在80年代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论述过, 可是人们还是没充分的准备,以至把.COM视为“摇钱树”。前一个十年,“新经济”以网络的“外延”(主要是硬件的High way)为推动力,这个势头以二千年后的 “互联网泡沫” 为转折点, 时至今日是 “应用为王” . 在信息高速上跑出更多的 “磁悬浮” Application. 软件的基础和标准都为美国所垄断, 我们的作为在网络的“第七层”, 也要向下层扩展,CRM可担此任,它可以给人以新的理念,使我们的社会更多地“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更注重以CRM为目标,统一应用,集成所有的应用,包括ERP、OA、HR、MIS、SCM及DATABASE。 问题之六:CRM的技术含量 CRM字面上解释,的确看不出它有何“绝世武功”,可是要做到CRM的要求,却非得有“过人之招”不行,它应是目前一切技术的“集大成者”。从“前端”来看,市场与客户信息的收集,就直接用到CTI(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 这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预测学和互联网技术了;从“中端”的管理界面上看,所有编程方法都是不可缺的;从后台的运行上看,所有的企业活动几乎都参与了,数学分析与商业逻辑、电子协同、流程控制、经营预警、数据挖掘与决策过程生成等。 一个好的CRM系统,是信息技术的“皇冠”。 结论:CRM一条没有终点的射线 由于CRM面向企业的生存环境,所以它又不是一劳永逸的。这要求企业的CRM应是开放的、可伸缩的、可扩展的、可修改的、有行业特性的、可升级与任何系统兼容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本文由作者向AMT提供 责编:王永强 ![]() 声明:本文为畅享网原创投稿文章,内容版权归作者及畅享网所有。如需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方式使用,请务必标明作者姓名、注明来源畅享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进一步交流,请联系:editor@vsharing.com | 021-51096826-1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