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丹宁:执着的企业IT价值追梦人从方正到盛大,从传统企业进入互联网企业,米丹宁经历了IT发展的两个不同时代。在潮起潮落的IT发展洪流中,他成为CIO群体中的佼佼者。 独辟蹊径 中国信息化周报:后来您为什么选择去盛大? 米丹宁:一方面是因为是产业的发展,2000年后硬件产业已经成熟,开始传统化,我觉得它不再有那么大的空间和挑战。另一方面是因为方正从高科技产业公司转变为以资本运作和国有资源运作为主的企业,我觉得这样的环境已经不再适合自己发展。 中国信息化周报:离开方正到盛大后,当时盛大信息化建设正面对着怎样的困惑? 米丹宁:方正有很多国外的模式可以借鉴,但是盛大可借鉴的国外模式并不多,一切都要靠自己创新。盛大富有创新精神,是一个嘲笑传统的企业,如何把传统的经典管理思想、方法在盛大这种新兴企业中推行下去,怎样把传统的IT技术和优秀理念在互联网企业里使用,这是一种挑战,当时没有案例可循。我接手盛大CIO平台建设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是,在IT的平台应用上,基本上成熟的方案都面向传统制造企业,并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应用于互联网企业这种非产品的、以内容为主、多主线的业务形态。从现在的新兴管理学理论来看,就是一种典型的分布式领导的企业活动形态,这也是创新型企业的典型特征。 中国信息化周报:盛大在发展过程中曾进行过两次比较大的硬件尝试,您负责这些项目时有哪些感受? 米丹宁:这两次大的硬件尝试,一个是盒子业务,一个是盛大电子书。现在小米盒子、智能电视兴起了,其实是盛大开创了盒子战略,早在1995年盛大就已经把盒子业务作为一个战略。但是盛大做这件事太超前了,如果这个项目放到2010年前后来做就是正当其时。由于当时的技术准备、内容环境准备等都不到位,最后这项业务终止了。我负责整个硬件的供应链运营,我和团队在3个月内完成了这个当时规划得非常庞大的体系的建设。 中国信息化周报:除了盒子业务,电子书是盛大推出的另一个重要的硬件产品。您介绍一下电子书的建设情况。 米丹宁:这个业务到现在做的也是不错的,我负责整个硬件后台的支持,因为Pad的异军突起,使电子书的目标定位从原来的大众产品变成了小众产品。现在,这个业务已经是国内第一了。 中国信息化周报:盛大独创的“工作流整合应用模式”是如何建立的? 米丹宁:我当时负责盛大的IT建设,我们当时的思路是开创性的,以工作流也就是流程作为一个基本平台,再把财务、人事、管理等作为一个专业的应用,把它们整合起来。这是非常适合互联网非产品型企业的信息化模式。盛大是第一个应用这个模式的。目前,这个模式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和内容服务产业内部管理的基本模式。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中,CIO是个稀缺的职位,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没有CIO。对于互联网企业的CIO角色您有哪些特殊的感受? 米丹宁:可能在传统企业里业务IT和管理IT是不分的,而互联网企业的CIO更多是以管理IT为主。很多互联网企业会把信息化IT归到CTO来管理,据我所知,没有做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的CIO的作用是把管理模式和经营及内部业务进行落实,产品的IT技术主要由CTO管理,这是互联网企业最大的挑战。在互联网企业做CIO比在传统企业难很多,你要考虑怎样做出自己的特点,做到与众不同,而不是成了技术管理人员。而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企业的管理普遍都是不成熟的,把管理成熟化、稳定化这是互联网企业CIO的挑战。
责编:孟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