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的进程假如IT被视为是创造企业价值与获利的方法,那么IT就不只是信息技术部门的事,它会是企业中所有人,涵盖CEO等高阶经营层的事了。 早在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计算机的出现就是企业演化的最佳催化剂。从早期只是扮演数据处理与打印的「商务机器」(IBM®名字中的原意),到后来成为企业运营所不可或缺的「数字神经」(Microsoft®比尔盖兹),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成为现代企业中,无可被取代的关键角色。 假如只是说IT对企业很重要,企业CEO与各高阶主管或许不会否认,却可能只会将之视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那么,IT就只会是信息技术部门的事。假如IT被视为是创造企业价值与获利的方法,那么IT就不只是信息技术部门的事,它会是企业中所有人,涵盖CEO等高阶经营层的事了。这样的信息化思维转换,跟前单元所介绍的企业思维转换,彼此之间既是因也是果。 e0.0-数据导向 早期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以事务数据处理为主,通常比较明确与简单。这种需求变动不大、不需实时整合、以事务数据处理、报表为主的信息化,我们称之为e0.0。 e1.0-作业导向 当企业逐步习惯利用IT所产出的信息与报表时,企业里的许多工作,在速度或一致性上,也开始突显出无法与计算机产出信息相衔接的窘境。因此,信息化进一步开始影响企业的运作与管理。换言之,企业流程中的许多步骤与作业,也需要被信息化。这些被信息化的作业,通常必须支持更实时的操作互动性。而且,为使信息化作业可以真正帮助企业运作,合理化企业内的作业流程,以利信息化系统的发展与导入,都是面对作业导向的信息化时,所必须接受的挑战。 当面对上述的信息化挑战,一种方式是采用e0.0的作法。然而,由于信息化的范畴变广、变多,所需IT又更复杂,同时企业的作业与流程,需要先被合理化与确认,才能发展出对应的信息化需求。这么多的议题,对于企业的IT部门而言,自行开发所需的信息化系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SSS (Standard Software Solution) 的作法,可用以说明此阶段企业的信息化方法。简单说,SSS是由软件供货商先将企业作业需要信息化的部份,发展成标准软件产品。当企业考虑将某些流程与作业信息化时,可先参考对应的标准软件产品。透过了解该产品的功能与特性后,合理化企业本身的作业与流程,再行导入该软件。当上述工作完成后,软件产品仍无法满足企业自身作业的需求时,才做程序的客制修改,进而最终成为符合企业信息化所需的应用系统。这样的信息化作法称之为e1.0。e1.0对于企业信息化成效颇为明显。特别越是需要被标准化作业的工作上,e1.0的做法就越成功。因为,通常这类型的软件产品,应该已经累积企业在这些作业上常见的需求。换言之,好的管理软件产品,就是企业知识的数字化呈现。因此选对正确的软件,是e1.0的成功关键。 e2.0-策略导向 当企业可以顺利应用IT于其流程与作业上时,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就越来越高。然而,当信息化需求来自于企业重新想象的策略时,各企业间的信息化需求,原则上不是「大同小异」,而是「小同大异」。同时这些来自策略由上往下展开的信息化需求,通常无法一开始就被明确地表达出来。此时,e1.0的做法显然无济于事。 当企业信息化进展到以策略为导向时,另一个重要的议题则在于,许多信息化的需求是在为企业创造新价值,甚至直接成为获利工具。而这样的目标,通常必须更智能导向、同时又能结合企业的相关流程与作业。换言之,整合,而且是动态、实时、流程导向、跨应用系统的整合,是此类信息化需求的重要挑战。这种以策略为导向的信息化,称之为e2.0。 责编:流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