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规划,是科学的,有章可循(七)上阶段7:IT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什么是IT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业务流程、IT流程的流转,业务系统、IT应用系统的运作同样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IT环境。随着IT重要性的递增,IT环境也正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试想,一旦电脑不幸崩溃或企业内的局域网全线瘫痪,我们可能压根就无法工作了。 如前所述,近年来,正是由于意识到IT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国内许多机构 / 企业纷纷斥巨资,加强了IT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其中往往有一些即使花了钱,却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与应用系统一样,IT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需要合理的规划。如果只是盲目地花钱,增加硬件、软件投资,表面上看起来虽然好看,但并不中用,往往问题、麻烦一大堆。另外,当今技术的发展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即使几年来运行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今天越来越多的业务运作涉及到由复杂的分布式网络、大量数据和不同的系统构成的全球性、不同种类的机构。这个复杂的分布式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管理运作方式,也对基础设施的构架提出了新的需求;又如,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出现,使得存储介质、存储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等。因此,这些机构 / 企业的基础设施也亟待重新规划,以适应新的发展。 所谓IT基础设施规划,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合理规划和安排各项IT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创造出良好的IT环境,让各种业务解决方案、应用系统和数据都能不受约束地在其上实现有效“组装”。其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 IT基础设施规划的七大方面 根据IT基础设施的类型,相应规划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开发环境、数据库、目录与安全服务、网络、系统管理和信息交流与协作等七个方面,如图1所示。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方面,逐一作出介绍。 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操作系统的规划,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一味从新。最佳策略是:结合机构 / 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对各种操作系统进行综合评估比较的基础上,谨慎选择是否升级版本或更新操作系统。 例如,表1是2000年初某机构对当前的几大操作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由此,它对个人电脑、服务器/网络的操作系统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议: (1)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操作系统:主流平台统一选用Win2k,逐步替换原来存在的Win95/98系统;并密切注视Linux的发展趋势; (2)服务器/网络(Server/Network):主流平台采用Win2k和Solaris,逐步替换原WinNTSvr,并密切注视Linux Cluster的发展趋势; 表1 操作系统评估与比较
2、应用系统开发环境(Application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从目前趋势来看,主流的应用系统开发环境,已经从第一代的集成开发环境(IDEs,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发展到第二代的集成应用环境(IAEs, Integrate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和第三代的集成服务环境(ISEs,Integrated Services Environments)。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IAE和ISE是基于Java Bean(EJB)和Microsoft .Net网络服务构架应用系统框架,而非传统的IDE和快速应用开发(RAD,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4GL技术。IAEs和 ISEs都包括两个部分,即集成开发框架(IDF,Integrated Development Framework)和实施框架(Deployment Framework)。 在一个较大的机构 / 企业里,如果同时存在IDFs和RAD 4GL工具的使用,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明智的规划建议,就必须看到,尽管传统的IDE和RAD 4GL工具至少还将在今后五年内使用,但毕竟这些工具都已经处于其生命周期的后期,被IAE和ISE替代已经在所难免,因此,在进行相应规划的时候,企业尽快制定向ISEs转换的策略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机构 / 企业规模较小的话,可保留原有的RAD 4GL开发资源,而将复杂的IDF应用外包或直接购买,这样来说相对合算的多。 如图2所示是Gartner公司2000年初提供的有关IDF供应商产品/技术的评估结果,仅供参考。 3、数据库(Database) 如何对数据实现有效管理,已经成了当前机构 / 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机构 / 企业在实际运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包括产品数据、销售数据、客户数据及市场情况数据等。这些数据中相当一部分是关键数据,有可能对企业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数据的格式和类型可分成多种,如结构化的或非结构化的数据,关系的、面向对象或XML数据,相应对数据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尽管IT企业面对着经济放缓的严峻局面,2001年以来,数据库技术与产品仍在继续快速发展。 图3描述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概要。 (1)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发展的主线。由于硬件技术飞速发展,支持64个CPU和64GB RAM的并行计算机使数据库系统扩展性大大提高,也使查询优化的参数空间发生改变; (2) 数据库技术与其它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及相互渗透是数据库发展的重要特征。 (3) 应用需求是推动数据库技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数据库被广泛地应用到ERP、CRM、计算机集成制造、办公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中。当前数据库应用已经从OLTP向OLAP,从数据管理向内容管理的广度扩展。 至于数据库产品/技术方面的竞争,目前主要集中在IBM DB2、Microsoft的SQL Server和Oracle三大产品上。如图4所示是2000年2月公布的最新评估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2000年初,Oracle数据库占据了第一的位置,其后是IBM的DB2,Microsoft的SQL Server发展迅猛,尽管仍屈居两者之后。 在进行数据库方面的规划时,首先要确认机构 / 企业内外的数据类型、数据内容、数据量,如果已有数据库,也要对原有数据库的软件结构、系统结构、数据流程、业务情况、使用情况、系统性能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分析和测试。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系统提供服务的用户数、信息量、业务需求和服务级别,提供系统、合理、综合的硬件、系统和数据库规划建议。 (未完待续) 责编:朱战备 孟凡强 ![]()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