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O如何参与绿色博弈信息技术产生商业回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高能耗的代价。“绿色计算”意味着在IT规划的过程中融入对环保和节能的考虑。谷歌公司(Google)高能耗的数据中心由于对温室效应做了负面贡献,最近被戏称为“企鹅杀手”。据报道,该公司及其广告代理商的服务器已经达到了需要全球近20家电厂来维护的程度。 费雷斯特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下称费雷斯特)最近的报告显示:124名受访企业主管中有85%表示环保考虑在IT规划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只有25%的受访者将绿色标准写入了采购流程,主要源于缺乏成熟的技术购买策略。 “意识已经有了,但是动手的人不多。”费雷斯特分析师克里斯•迈斯(Chris Mines)谈到IT采购的绿色要求时指出。费雷斯特推出该分析报告的背景除了“绿色”的商业主题,主要的背后动因是包括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惠普公司(HP)和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Sun)等最近推出了形式繁多的“绿色”解决方案。 但是,尽管类似刀片服务器(Blade Server)和虚拟化(Virtualization)这样的技术看上去很美,迈斯明确地指出,技术上还是没有一个从PC到数据中心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信息周刊》在最近就“绿色计算”对不同行业的CIO进行的采访中发现,为数不少国内受访者表示商业科技的应用要以支持企业商业目的为先,以及如何达到更高的效率,之后才是对于“绿色计算”的考虑。 但是,据《InformationWeek》最近的报道,IBM推出的Big Green计划已经把焦点集中到了如何支持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其内容既包含预设定的数据中心,也有为企业评估能源效率提供评估的服务和工具。“对有环保意识的客户,(这服务)是有吸引力的。对于想省钱的企业,这同样重要。”IBM虚拟化项目总监彼得•麦卡弗瑞(Peter McCaffrey)表示。 此外,在企业内部也已经开始对IT部门有“绿色”的压力,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已经开始以能源节省量作为评估IT经理业绩的依据。目前仍然没有对此有所意识的CIO们将很快在企业内外感受到这一新产生的工作压力。而对此有所意识的商业科技领袖将最先得到回报。 温度不再是杀手 “过度冷却”是企业数据中心常见的能耗命门。去年,研究机构Uptime Institute公司对美国19个数据中心机房进行了调查,发现它们的降温处理比实际需要的高了两倍。在中国,已经有部分CIO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解决温度控制的问题。 在最近对复旦大学数据机房的访问中,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宓言永。“短信预警系统的应用,让机房以及各种IT系统的安全运营尽在我们掌握之中。”宓言永指着自己的手机说道。光华楼里的一层走廊里,宓言永还没有走进机房,收到一条短信:“网络服务器温度较高,提醒注意。”宓言永踱入位于光华楼一层的机房,空调已经启动,温度也比较合适。 宓言永2006年初搬入光华楼这个占地大约1,000平方米的新机房。而新机房负责着复旦大学4个校区的各种计算机应用,覆盖了大到核心服务器机房、小到值班室的IT需求。“机房的设计都是我们信息化办公室亲力亲为。”宓言永回忆道,“目的是营造一个节能且智能的机房。” 复旦大学的整个机房设计在密闭空间内,没有窗户,好处在于以免外界温度与室温进行热交换。在机房底层有保温层,宓言永布置了保温棉,机房之间也有隔断,机房的吊顶也比较低,种种的设置能让空气在吊顶上面进行气流交换,更好地节省空调能源,让空调在合理的空间内更好地应用。 “我们的机房里是24台服务器合用一套键盘、显示器和鼠标,通常的机房是每8台服务器合用一套。为了达到这点,我们进行了最优化的设计。每减少一个显示器,就意味着减少电能的消耗。”宓言永指出。 2002年宓言永刚上任时,他还是复旦大学的核物理教授。据宓言永介绍,当时的机房在复旦大学的一所老楼里,机房遍布不能隔热的老式木质地板,各类电线、网线布局杂乱无章,空调也不是专业空调。 过于糟糕的环境反而激发起宓言永建设一个全新的节能机房的想法。宓言永和同事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装修了机房,让空气在吊顶上面进行热交换,设计中处处注意气流交换空间的预留。 此外,宓言永还将机房监控接入到短信平台上,机房的监控不仅仅在监控台上进行,还能够通过短信报警的方式进行提醒。他表示:“机房监控接入了短信平台,机房的任何异常比如空调温度报警、机房服务器运行报警都能通过短信预警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 宓言永指出,类似这样的高效集中且自动化的低人力管理,加上“绿色机房”对于节能和环保的设计,已经让他们实现了低成本的运营。 来源:《信息周刊》 责编:丁娅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