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人才之“围城”(下)(朱赤红)

  作者:朱赤红
2004/10/10 10:41:55
随着新世纪的降临,在中国突然刮起了“ERP”狂潮,而且力度比以前的电算化推广更加猛烈,已经升级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地位。信息化孤岛让企业难以启齿;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提升将成为奢望;老板们在享受够足够的

本文关键字: 理论探讨

 


随着新世纪的降临,在中国突然刮起了“ERP”狂潮,而且力度比以前的电算化推广更加猛烈,已经升级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地位。信息化孤岛让企业难以启齿;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提升将成为奢望;老板们在享受够足够的权威之后,再也无法忍受没有准确信息作为依据的低效率的会议;仅依靠质量取胜的企业突然丢失了许多订单;将低成本作为唯一致胜法宝的招数不再灵验的时候;当老板刚明白为什么产品卖得越多越赔钱的道理时,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的竞争手段,更多的企业也就明白了企业级信息化的价值(以往更侧重于部门级应用,那是头疼医头的年代),也就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般的信息化,因为传说中信息化失败的故事牢牢蹦紧了企业的神经,不得不在信息化之前大肆渲染以降低风险,很少有人强调企业的IT人才缺乏或者力量薄弱,为什么出现企业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的“高论”?看起来需要一把手重视、需要一把手在信息化预算上签字、需要一把手通过绝对的权利来协调资源和打破习惯束缚、需要一把手及时做出决策之外,还需要一把手干什么?如果说企业具备强有力的CIO和IT团队,一把手何必那么辛苦!那是以前欠账太多!当然,中国企业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边“补课”边“发展”的,因为历史无法改写,有一点国人足以自豪,那就是中国企业的悟性极高,魄力极大,学习能力极强。
 
企业为了信息化,一方面用优厚条件招贤纳士,可一方面又在近乎“掠夺性”的使用人才,既然如此,城内城外更加热闹了起来。以ERP为例,其不仅是技术和工具,所以ERP人才更加专业化,企业的管理经验、ERP系统的精通程度、实施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的汇集突然间抬高了信息化人才的身价。以往财务软件是功能性销售和拷贝般的培训,但ERP绝对不是这样,没有业务逻辑作为基础根本卖不出ERP,没有业务经验作为基础根本无法保障ERP的实施成功,特别是高端ERP产品,SAP在中国的发展就是信息化人才“围城”的真实写照:九十年代初,中国少数企业的ERP需求造就了第一批“传教士”,这些传教士帮助中国的企业实施了SAP,一部分完成项目后回归出处,一部分作为SAP的种子队员留守国内继续传教,同时产生了一批本土的应用人才,加上SAP在中国不懈地传播先进管理理念和最佳实践,高端的信息化人才在“围城”中逐渐形成氛围和脱颖而出,还有当时的Fourshift、Baan、JDE、SSA、QAD等国际公司入驻中国,共同打造了一批信息化人才。随后企业的信息化人才因为ERP的成功或失败,更多人才遵循“人往高处走”的价值取向而出城,其实在ERP的实施过程中最容易培养人才,理论、经验、实践“三维一体”的契机培养了信息化行业的骨干甚至主导力量,企业花钱买了软件和服务,还培养了人才,最后很多企业反而缺少人才,又是悖论?这是因为企业缺少长期的IT战略眼光和策略,一旦ERP实施完成,这些人才的价值虽然得到体现,但企业往往逐渐忽视他们的存在,从信息化的中流砥柱蜕变成日常维护人员,甚至变成了专业“补丁”,而且不能及时为信息化人才培训充电,一旦他们意识到能力和价值遭受到“贬值”的威胁时,一旦他们感受到知识的“饥饿”时,将义无返顾地选择出城,要么选择去身价不菲的咨询公司,要么选择去ERP厂商,要么去另外一个企业,因为城外的需求正旺呢!目前这些信息化人才的称呼更加具体:做ERP的!
 
从宏观的角度而言,信息化人才的“围城”造就了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成熟与繁荣,实现了知识传递和延续,促进了经验积累和创新,但从利益得失上而言,绝对不是“多赢”的局面。因为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还远未达到“IT服务管理或治理”的水平,仍然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基础信息化,所以对于已经信息化的企业,无论是持续应用还是继续提升都必须依靠信息化人才,否则存在相当的“能力危机”和“支持危机”,前功尽弃的案例并不少见;尽管有“IT外包”的成熟理论,但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毕竟能够外包的还只是一部分业务,比如网络环境、信息化设备的维护等,而作为灵魂的业务与IT的融合,目前只能依靠企业的信息化人才,他们不仅熟悉了企业的业务,同时兼顾了需求的提炼和实现,如果企业的老板很明智不妨算一笔帐,是按照“人天”方式请外面的顾问更划算还是培养自己的人才更划算,当然有些内容必须借助城外更加专业的人才,那是从知识面和专业能力上考虑了。所以对于企业信息化人才的态度必须明确,以前是可有可无,然而现在不是!对于软件厂商和咨询公司而言,捕猎这些专业人才很划算,不仅减少了培养周期和降低了培养成本,而且还轻易的获取了实践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很难区分帮助企业实施的信息化顾问和在企业做信息化应用及管理的人才价值高低,所以更加合理的安排阶段信息化完成之后人才的定位和持续培养机制,是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的难点,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对于专业信息化人才本身,在围城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进出之间把握提高身价的砝码也在情理之中,无论怎样不能因为围城而价值“缩水”,否则就形成了信心化人才市场的泡沫经济,因为违背了价值规律的围城也是徒劳。
 
客观分析目前的普遍情况,在一个阶段之内仍将上演进城和出城的不平衡,也许出城的数量低于进城的数量,但出城的质量却往往高于进城的质量,因为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决定了信息化人才的“供”小于“需”,所以这是难免的,但信息化市场成熟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化专业人才供需趋于平衡的过程,而每个企业为之付出的代价却是不一样的,也许有的城池更加坚固,有的城池越发空虚。 (完)

 

相关链接:

企业信息化人才之“围城”(上)(朱赤红)

                                            由作者向AMT提供

朱赤红 专栏

责编:朱赤红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朱赤红 专栏

rss订阅
朱赤红 先生,生于1970年。先后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上海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从北京某机关辞职下海后,94年创办上海万能电算化技术公司并担任北京万能软件公司副总,随后担任浪潮集团通用软件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职务,后加盟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担任华东区副总经理,然后担任汉道咨询副总裁至今。在IT与咨询领域供职十年有余,与数百家企业的深入接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和经营经验,对于中国企业信息化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和研究,曾经担任多个项目的项目总监,频繁参与各类培训的授课与讲座,并有数十篇文章被相关媒体和刊物采纳和转载。
最新专题
成都行

成都行亮点 成都行程 智囊团 参观成员 合作媒体 活动咨询..

2015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峰会

大会聚焦 大会亮点 大会议程 重要嘉宾 成都行 赞助合作 ..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