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自动挖掘”才是现在这些大数据的真正意义

来源:互联网   
2014/5/12 8:46:56
现在大数据火得不行,几乎人人都在说大数据,但到底什么是大数据,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鱼目混珠的人太多。 

本文关键字: 大数据 数据挖掘
喂,说你呢,别老盯着人家年收入1亿美元。
 
这里关键的是很多人批评“这种计算机蛮力不算科学”(这些人肯定都是砖家,否则估计也没资格批评),还有就是金融学家们完全不明白他们在干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国外发达国家赞成这种方式的人很少,知道怎么用这种方式的人就更少了,那么各位可以想像下在中国能有多少人知道这种方法该怎么做。
 
在中国,如果谁用这种非主流的野路子做事,别说评专家、教授了,更别说什么收入上亿了,你估计不被饿死的机率有多大。
 
反正笔者知道一个家伙,从2000年开始,就像美国那两个呆子,用这种“不科学的蛮力的硬算方法”进行语义相关度分析,做的事与那两个呆子搞的翻译系统异曲同工,都是有关语言的。可以说他在这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果,然而他写的成果文档,博士、专家们看都不看。他现在也就在一家小公司做一份普通IT工作,勉强维持温饱,曾经好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合适工作,差点去洗碗、当保安。
 
也许有人要问了,搞语言方面的去搞数字,这靠谱吗?用大数据的思路,你别管原因,那两个复兴科技的呆子已经告诉你结果了。
 
非要知道原因,也可以跟你说说:
 
其实语言比数字复杂太多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吧:1和2,电脑天然就知道它们的关系,知道哪个大、哪个小,以及大多少;但是“人”和“大”,电脑怎么知道这二者有什么关系,要知道也行,传统的方法就是进行很多人工注解(专业叫词性标注)。要让电脑自己通过数据挖掘来知道文字的意义和相关性,甚至连基本的词库都不给电脑,而让它自己去建,那实在太难了点,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然而那个家伙做到了。
 
也就是说在大数据方面,语言处理与数字相比,难度绝对不是一、两个数量级的差别,因此能做语言的,做数字就很简单了。在有就还是大数据的特点,大数据是不管你什么样的数据,它就是找出相关性,所以文字和数字并没有太大区别。
 
前段时间那家伙碰到有人提出一个行业趋势分析的问题,他说只用一个小时就想出了算法,只要把大量数据拿来就能出结果,但是在中国没人敢相信他。
 
好了,有点跑题,不好意思。不过你现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数据”了吧。首先记得大数据是用来进行预测的,即直接告诉你未来的结果,另外就是牢牢记住7个字“大数据自动挖掘”,那就谁也忽悠不了你了。
共3页: [1] [2]3 下一页
责编:李玉琴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