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和蛋的博弈 BI中流程和数据哪个重要?如果抛开BI产品,从用户的的角度出发,那么在用户做部署BI时,应该是先解决业务流程问题还是解决数据问题? 网友“fals”指出同时建议,找专业的咨询公司先拿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至少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各部门之间在业务意义上相同的数据,在数据库中存在着不同的编码方式、组织方式,计算机难以自动判断这些数据的业务意义是否相同。也就是说,必须解决各系统之间元数据定义的标准化问题,否则各部门的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是一场空谈。 2 、各部门之间的实际业务衔接是流畅的,但在全局的环境中信息流转中不畅通,而且在整个大的流程中某些环节还是手工处理。因此楼主必须解决新的大系统与各部门原有业务系统的衔接问题,可以是全部替换——这个相信阻力会很大,特别是对于那些信息系统已经应用得比较好的部门;或者是做一个新系统,与各部门原有系统通过数据接口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和衔接——这样的话,大系统会做得非常复杂。 3、对于现有个别业务环节还是手工的情况,只能在新系统中解决,这个相反是最好解决的。 因此,一个可行的做法是:建立一个全新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跑全局的业务流程,主要解决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业务衔接问题,涉及到各部门内部流程的,仍然使用各部门自有的系统来处理。 大系统监控各部门的业务系统中新产生的需要下一业务部门处理的数据,如A部门接了一个订单,需要B部门评估成本,那么大系统监测到A部门新增加了订单时,就将订单的相关数据转换成B部门的信息系统能够处理的数据写入B部门的系统中。对于全局性的统计需求,可以将需要的数据——或者业务部门所说的“全部”数据统一转换为标准数据之后提取到大系统的数据中心来,再按大老板的统计要求进行二次加工。 这个方案的关键在于两点:数据标准和系统接口。优势在于对业务部门目前使用的系统尽可能少改或者不改,对各部门内部业务基本无干扰,即使是调整流程也仅仅是局部的调整,不会涉及各部门的利益。 至于各部门都需要使用的共同数据,也可以全面性的清理一下,由大系统从首次产生这些信息的部门系统里定期提取,再转换后写入各部门的系统中。 CIO解读 据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监孙昊介绍,上海家化是是前年开始做BI的。对于BI的设计阶段业务流程和业务数据哪个重要?孙昊指出,业务流程是数据正确性和及时性的保证,现在成为真正的数据仓库但对于智能的要求,我们还在完善。 孙昊认为,现在的BI应用很多公司还处于报表阶段,做些交叉分析。孙昊认为,业务流程首先保证数据源的一致性,第二保证计算公式(KPI等)的统一性,第三保证系统处理的客观性(自动化)。 而来自元洲装饰董事长助理兼CIO白虹认为,BI的设计阶段还是业务流程比较重要,流程决定了数据质量。 关于BI: BI 商业智能也称作BI是英文单词Business Intelligence的缩写。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这里所谈的数据包括来自企业业务系统的订单、库存、交易账目、客户和供应商等来自企业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的数据以及来自企业所处的其他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数据。而商业智能能够辅助的业务经营决策,既可以是操作层的,也可以是战术层和战略层的决策。为了将数据转化为知识,需要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商业智能不是什么新技术,它只是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商业智能的概念最早在1996年提出。当时将商业智能定义为一类由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查询报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的、以帮助企业决策为目的技术及其应用。目前,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这里所谈的数据包括来自企业业务系统的订单、库存、交易账目、客户和供应商资料及来自企业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的数据,以及来自企业所处的其他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数据。而商业智能能够辅助的业务经营决策既可以是操作层的,也可以是战术层和战略层的决策。为了将数据转化为知识,需要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商业智能不是什么新技术,它只是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责编:穆琳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热门博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