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引导和约束商业智能(BI)的6宗原罪前已述及,商业智能(BI)在意识和认知层面的“体系不清、方向不明”,在执行和操作层面的“数据不准、应用不实”,在基础层面的“全程不通、工具不全”,这6宗罪导致了BI的难以成功。其中,体系不清和方向不明,全程不通和工具不全是BI与生俱来的原罪;数据不准和应用不实,仅是原罪牵引下的普遍发病症状。
6宗原罪不可避免,但可引导和约束。
从发展BI的角度来看,BI应该强调引导。引导BI在理念层、执行层和基础层协调配合,以理念层为指引,引导基础层和执行层。即,在理念层确立“哲学体系、业务方向”的认知,在执行层实施“数据基础、应用核心、抛砖引玉、技业联动”策略,在基础层倡导“全程贯通、全套工具”。如下图所示。 从实施BI的角度,在当前并非落实BI最佳时刻的客观环境下,BI厂商、用户和集成商应该清醒地统一认知,谨慎地规划与工具相匹配的应用。BI相关者主动约束,酌情而作,应是上策。尽请关注本人博客《商业智能(BI)的三层漏斗探讨(三维框架)》
图 引导和约束商业智能(BI)的6宗原罪 一、引导:体系不清,方向不明 VS 哲学体系,业务方向 用直白但又内含丰富哲理的语言描述BI概念,从主体、工具和客体三者的大系统考虑BI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人人需知的基本问题是建立BI体系的可行之路。
笔者认为商业智能(BI)是以认识论和组织理论(主要用于对主体的分类)为基本原理,采取相适宜的“工具”,以帮助 “相关主体”对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内容”做出最佳决定的整体解决方案。
根据系统性原理,主体的界定,要从BI的厂商、集成商、用户三个视角来考察;然后划分三者各自内部不同的层级或生产流程的环节。按照角色的原则将主体落实下来,可以分为业务类、技术类和业务融合技术类三种角色。BI厂商偏重技术类角色,用户偏重业务类角色,集成商偏重技术融合业务类角色。这三者也存于同一主体,如用户中也有技术类角色(信息部门人员)、业务类角色(业务部门人员)、业务融合技术角色(数据分析人员、统计人员)。
客体,围绕主体而产生。客体表明了主体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只有进入主体领域并与主体的当前状况发生直接联系(比如职责范围)才能成其现实的需求。因此,业务类、技术类和业务融合技术类三种角色的需求不同,倘若归结之,则可以概括为演绎型、归纳型和开发管控型三类内容,即业务类和业务融合技术类角色最注重演绎型和归纳型需求,技术类角色 更关心开发管控型需求。
主体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其需求。这种手段或方法即是工具,可以归类为应用型工具和管控开发型工具。
描述主体,工具和客体及其关系后,即可明了商业智能(BI)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个基本关系,以此奠定BI的坚实基础的认知平台,从而可以对怎么做和做成什么样起到切实支撑作用。
“基于原理、立足现状、因地制定”体现了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做成什么样这三个主要过程。这个过程即是笔者所称的BI“三三四”体系,如下图所示。该体系的核心是“是什么和为什么”,也就是原理是不是能从最高的概括层面反映出BI的本质,它是BI能否成功的概念框架,是所有主体基本统一认知的大平台。
联接“基于原理、立足现状、因地制宜”的最佳红线,在当前环境中应是业务导向。业务导向对处于世界范围内企业规模不大、积累不足,而激烈竞争的国内企业上马BI尤其重要。
图:基于哲学体系、业务方向的BI框架(三三四框架) 二、约束:数据不准,应用不实 VS 数据基础、应用核心,抛砖引玉、技业联动 解决执行层“数据不准,应用不实”的难题,采用“数据基础、应用核心、抛砖引玉、技业联动”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执行层面要强调以信息部门为发起者(抛砖引玉),以业务部门为主导者,实现技术和业务的有效配合(技业联动)。这种策略优点如下:
1、业务部门为主导,双方配合,不仅更能深入业务的本质达到应用有实,而且为解决数据不准的问题提供协商和周旋的余地。
2、没人用的系统是死系统。业务人员的主导更利于较短时间内让BI真正在业务人员中使用起来,有助于试用的成功。
3、比较而言,业务人员更希望BI早出成果以增进其业务成效。这利于解决BI难以确定需求的困境。从而利于推动取“边用边改”的迭代开发模式,以实现BI不仅有人用,而且用得越来越好!显然,这利于BI在企业中的推广和普及。
当前BI在执行层面讨论较多,此处不再多论。
三、引导:全程不通,工具不全 VS 全程贯通,全套工具 BI厂商已经开始考虑整个产品体系,并且在增加和开发新的工具,如数据层面的元数据管理工具、主数据管理工具,前端应用层面的描述性统计工具、报表与展示工具、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经营技术与工具、OLAP分析及专家系统工具、决策方法与模型等需要逐步加入到现有的BI产品中。BI厂商强势全套产品的出现过程将有一段时间。集成商除了关注各个环节产品的配套衔接外,也必须关注着某些应用工具的二次开发。如上述的前端展示工具,即可以是部分集成商做二次开发的重点。用户则要特别注意选型,兼听则明,要多接触BI厂商和集成商。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热门博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