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因果

  作者:刘庆
2007/5/25 14:55:26
本文关键字: ttnn 2006年12期

故老相传,在200年前,英国有一位叫做米勒的篮球天才,投三分球特别准,后来从篮球悟道,变成了一位哲学家。

他的理论主要是探求因果关系。由于日积月累地练习三分球技术,发现即便自己平日里练习的时候,非常有篮,可到比赛时就不大灵光。便想招,想找出影响命中率的因素。为此,他便留意记录日常命中率情况,考虑很多因素。例如场地熟悉程度、气温、季节、对手强度、是否吃饱了等等常规的,在不断尝试中,还增加了诸如护腕戴在哪个手上,穿什么牌子的鞋子,什么颜色的袜子一大堆。太多的因素,也让他无从着手分析。为了厘清思路,便发明了几种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

概括起来,这套方法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异同法、共变法、剩余法。

这求同法的思路,是从几组导致相同结果的不同因素里面找到相同因素。例如米勒分析到,在对手不同、场地不同、状态不同的时候,只要是乔丹来防守他,他的命中率就贼高。这就是从不同里面找出相同的东西,后者就是"因"。

求异法,当然就是从相同的因素里面,如果有一个因素改变了,便导致不了结果,那么那个因素也是"因"。比如有几次,米勒在比赛中,都很顺手,球唰唰地进。到了第三节,他将护腕从右手挪到左手。于是噩梦来临,咋投不进。第四节,护腕又换到右手,感觉又来了。这就是通过求异法发现,原来护腕戴在哪个手对命中率影响是大大地。

异同法,这是将上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使用。因为大家要知道,一场比赛说明不了问题,得观察几百场比赛,才能分辨因果。而求同和求异是比较纯粹的方法,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又太多的相同因素,也有太多的不同因素。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精确。比如,上面的护腕结论,如果通过求同法,发现并非大多数护腕戴在右手上就能有比较高的命中率,那么,这个因素还不是"因"。继续寻找。

还有共变法。这是寻找影响结果程度的因素,其实跟上面求异法还是比较相象的。当结果的程度发生变化,那么在同样的因素中,某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没有变化,那么前者就是影响结果的"因"。例如对于米勒来说,他的命中率一般在60%以上才算合格。在分析了若干场命中率在60%以上的比赛,场地,对手,防守队员,护腕都是相同的,但有的场次命中率高,有的稍低一些。但有一个因素,投球角度。如果有一半的投球是在45度角出手,那么单场命中率会达到80%,如果从90度出手,命中率会是70%,否则就会低于70%。这就是通过共变法找出来的一个因素。

最后的剩余法,是当结果有多个表现形式的时候可以用到的方法。比如米勒想分析,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三分命中而且被犯规。已经知道了在进攻剩余秒数只有两秒,
对方防守队员身高在1.9M以下,
并且本方最近叫了一次暂停,这三个因素都是导致前面的结果。并且,通过进一步分析已经知道,进攻剩余秒数不多、对方队员身高不足,是造成三分犯规的原因。那么,剩下的那个因素,本方最近一次暂停就是三分命中的原因。

其实,这五种还可以精简一下,成为三种:求同法、求异法、剩余法。

责编:刘庆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