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有理论高度Qing 20061218 "对于省公司市场部的人,他们没法向领导汇报成绩。即便目前做的这些市场活动,发展了多少万的新客户,带来多少的收入,可领导会说,这点客户算什么呢?" 有人如此总结我们目前的状况,说到好听一点,每个分析专题就像是一颗颗独立的珍珠,需要用什么东西将它们串起来。稍微不好听的,就是没有理论体系,有些低级。需要一些管理的理论,虽然这看起来有些倒置。是现有理论,还是先实践?我相信很多人会说,这两者不矛盾,相结合就可以了。是啊,我们现在是准备结合了,实践了这么长时间,理论也找到一种。它就是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论。这个理论说的是客户从享用你的服务,到取消服务的整个过程,就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电信运营商关注的就是这个过程中,能够在哪些点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至于实践,就是构建的一系列分析模型,接下来的,就是要编一通故事,将这理论和模型能够揉到一块,然后让人听起来觉得还确实有道理。 本来我想,我们做BI,还是为了决策支持,总归是处于辅助地位的。如果管理上,根本就没有按照那些理论来进行,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这种行为确实有些让人感到羞耻,就是为了迎合领导,将自己从事的事情说得多么有条理,那么在一个宏观指导下行事,这不是粉饰太平是什么呢?可是我并没有将这番抱怨说出来,除了表明自己的个性,恐怕也会招来白眼。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将这个故事编好了吧。 记得今年全国移动的一次评奖里面,排在第一名的就是一个有战略高度的分析专题,虽然无法从实际经济效益来衡量该专题的价值,但一个听起来高度蛮高的东西,是应当比那些只集中在一个点上,解决了一个"小小"业务问题的专题来的高。如果这真是评奖的标准的话,真是令人好笑(不过其实,那些评奖想来都是令人好笑的)。我想,以后的创新评奖应当让广告公司参与进来,用他们的创意来包装分析专题,然后,来个"分析专题饕餮之夜"。 当然,编这通故事对自己而言不是坏事,做事情有些理论依据挺好的。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是不太相信那些理论,除非我能够相得通得理论,呵呵。理论的东西,说得再高深也得落地,总是觉得太多的理论是站在高高的云端,拉都拉不下来。不过在如今这个市场经济时代,有需就有供,存在就是合理的。 虽然有时你很无奈地叹气,"唉,怎么干这种无聊而没有价值的事情呢?"但另一方面,有个声音在质疑,"你怎么知道这是没有价值?只是你觉得而已。"是啊,如果从创造价值来说,没有一个容易评判的标准,只有看结果。而如果从做事情的原则来看,如果你坚持一点——不干违背真实的事情,这就麻烦了。因为这周围到处充满着虚假。 土包子 20061218 这个时候就知道咨询行业的前景和用途了! 咨询,也许对我们来说就是耍耍嘴皮子而已,可让我们去耍呢肯定不会。一方面是带点唾弃色彩的羡慕,一方面也确实没那个水平。 在青岛出差的时候,发现他们也确实水平了得,非常辛苦非常专业,衣冠整洁的,说起话来很有条理,也很有理论高度;对我们来说就是维度、指标、计算指标,可在他们眼里已经上升到了公司的战略高度,一个个的KPI和战略指标体系。把用户说的一楞一楞的,目的就达到了,虽然最后还是得一个表一个表的分析,一个脚本一个脚本的去写! 我是一个懒人,不想去想事情,不想做项目管理,也不想去做业务分析,只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就是差距! 对于我来说,还是像innovate说的,只想做个扎扎实实的建筑工,把底层的框架打扎实,用什么样的水泥和材料,一层一层盖起;但是又不像innovate说的我不管什么样的建筑,我只想按照制定一个自己的标准,而不是多个标准。至于建好后的装修,那应该不是我考虑的事情,至于这个楼的卖点也不是我要考虑的事情。 所谓的高度是因为你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谓KPI,战略体系,是因为有了对整体的把握,对细节的理解所以咨询的顾问不是简单的角色。 去发现,并且去关注客户在今后所要面临的问题,才是顾问所要涉及的。 innovate511 20061219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层次考虑理论问题,所谓"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如果你面向的客户是非技术人员,如最终用户们,特别是老总和部分负责人,那么你说什么架构、模型什么的,对他们来说没用,也没时间去听你讲,就需要讲所谓的KPI,以及你的特色BI分析思路了。 但如果是甲方项目负责人,就得讲得全面了,甚至是多数得讲架构、开发以及团队技术实力等具体问题,因为他们对你的实力得需要直接审核和评估。就像dwway一位老兄提到的,他们去做项目,本想直接上整体DW/BI方案,但客户马上打住,人家要的是先稳步建设好数据仓库,再说BI,他赶紧按照客户的思路去修改方案才去继续交流。所以如果你在和客户谈论时没把握好客户的思路,你可能就会给客户造成不好的印象,严重的可能会丢掉项目。 看来道理确实是相通的,关于人们是宁愿采用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是处处存在的矛盾。这咨询,似乎讲究的就是自上而下,先给你来一通道理,xx理论,xx方法,最后能不能操作,那是次要的。而要是做集成的呢,大多是自下而上,实打实地,累死累活,难免不能高屋建瓴。这样理解,似乎郁先生就是做咨询起家的,而金先生就是干集成出头的。 重势还是重实?重内还是重外?似乎都是一个道理,没法说好坏,只能说是否适合。就连中国人的有南北之分,北方重势,讲概念,南方务实,讲利益。似乎还真的是这么回事,以前在北京呆久了,好多公司一个德行,吹起牛来一套一套,不干具体事儿。后来接触到一些上海、广州的一些公司,发现这路子确实不同,后者究竟还是务实一些。别说一堆大道理了,能够将客户服侍好,就能带来收入。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的,寻思了一下,一方面有可能跟人种有关系。在一般人的影响中,北方人大多豪爽,北京的侃爷,东北的二人转,忽悠大师的摇篮。南方人精于计算,吴哝软语。当然,这里只是说概率分布,不能追究到个人。另一方面,说起这跟企业的差别,那还得结合中国大企业的总部分布,这里的大企业当然是指国企色彩的,这些企业总部分布在北京比较多,他们一时还脱不了以往的浮夸那一套,喜欢好听的,这也就给服务提供者一个"重势"的机会,你要听好听的、听全面的、听体系化的,好,我就来着个,正好符合自己的秉性。干事情,先搞定上头,再搞定下头(甚至都不用搞定下头了)。而在上海,广州呢,外企的总部多,他们在国外有系统建设的经验,知道什么是忽悠,还是希望来点实在的,不要浪费金钱了。另外多得当然还是制造业这样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行业,多是民营,一般也不乱花钱,个个精得像猴似的。"跟我忽悠大道理,不听,就问你一句,能给俺带来多少钱。" 还是不用去判断什么好什么坏,建议北方要务实一点,南方要提高一些层次,那也是屁话,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 以上说到南北公司风格差异,看,这跟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对立是一致的吧。还有别的。大家说学院派和实验派的对立,这也是千古的矛盾,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对立。官方的,一般也是讲究体系、完美、全面。而实验派呢,讲究个性、独立。学院派要解决所有的问题,实验派只为了解决眼前的事情。因此,如果是学院派的哥们儿来建数据仓库,那保险得选郁先生的CIF,建个ODS、建个EDW。如果是实验派的呢,十有八九得用金先生的,"来,在这个DM里面试试效果"。 千古以来,学院派和实验派也是互相瞧不顺眼的。在艺术领域总是如此,差不多两百年前的那会儿,法国的绘画就有两派。一派是安格尔代表的学院派,一派是德拉克罗瓦代表的浪漫派(虽然不叫实验派,但反正是跟学院派对着干的,都叫做实验派吧)。他们可谓当时的两位大师,各有粉丝。学院派的自然是遵循传统路线,讲究线条,画出来的画就像真的一样,多还是歌功颂德的那种。阿德呢,崇尚色彩,否定线条。两人的粉丝斗的不可开交,经常发生互相斗殴事件,引为日后佳话。到了一百多年以前更甚,法国出来一堆画派,可谓都算是实验派吧,印象、点彩、野兽,至后来的立体、表现,当然,学院派还在那里。那些实验派的,大多不受欢迎。从当时的沙龙展览就晓得,那些印象派画家四处碰壁,被指为不懂画画,一堆垃圾。这就是官方和非官方的对立,以至于后来有一帮人是坚决不参加官方的沙龙的。(但是,实际上,很多人是希望被官方、主流所认可的。如果官方承认他,他不接受这种承认,才算牛逼呢。像宋江一样被朝廷招了安,不免被人鄙视) 反正,最后的结果是,学院派、主流的,大多能够吃香的和辣的,而实验派,则忍受孤独寂寞,不断尝试,不断被人否定。当然,这种否定也正是激励他们不断尝试的动力。通常,一旦他们被承认,也就失去了动力。显然,你不可能否定其中的某一派,学院派大多是当时风光,过了几十年后被人嗤笑。实验派则相反,在当时艰苦维持生计,有幸,能在老了甚至死后被人认同,追为烈士。 做项目不也是一样?做咨询的,层次很高。做集成的,干些苦力活儿。不过现在有些公司是挂着咨询的牌子做集成,或者挂着集成的牌子做咨询,还有一些两种都干的,都有。没辙啊,你要真的让咨询公司就仗着国外那些ppt去跟人忽悠,谁信啊。而那边做集成的,也总是希望自己能上个台阶,作个体面人,总是西装领带地面对客户,而不是头发蓬松、衣衫褴褛地闷在机房里面吧。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热门博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