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假有理要去省公司客户那边开例会,从昨天下午开始,办公室里面变得热闹起来,交流明显大声了很多。要汇报工作成果嘛,给出评估报告,ppt上的数字必须得好看些。甚至省公司有些暗示,只要数字好看,能够让市公司认为我们的应用是有效的就行了,其他的不管。不过不要以为这是帮你说话,只是评估效果好了,对他是有利的,也算是省公司的业绩吧。 这样的下策在眼前这个项目也有。当然,还没有到造假数的地步,只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做的,一般情况不值得冒此道德风险。 前几天朋友发了几句06年流行语,其中一条——"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有异曲同工之妙,更直接一点其实就是"人急了也会跳墙"。眼前的项目至少还没有到那样"人急"的程度,所以不需要去跳墙,但也被逼得够紧了。当然,这种逼不光是来自客户方,还有公司领导层等等。项目总是要验收,一项应用总得评估其效果。省公司希望一年能够推出n个应用,业绩好看;公司领导层当然也希望应用多,也希望应用的实施周期短。于是都在这个评估周期上作功夫,只要效果满意了,这项应用就是好的,省公司可以拿它说事,公司拿它收钱。在这点上,省公司和公司领导是形成统一战线的。 不过对于具体分析人员来说,如果去较真可就不顺这些人的意了。如果说,"不行,周期太短,无法评估。"或者说,"这样的评估方法有问题,不科学"。那你得有足够能力去应对一些人的白眼和责难。 是啊,其实并没有让坚持真理的人去造假啊(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只是让你运用一些技巧,让客户能够觉得我们的应用确实棒,这有什么问题吗?没有问题,做了第一次可能会羞涩,尝到快感恐怕就停不下来了。 来看看在评估的时候都有些什么手段吧,简单回忆一下,包括别人用的,也有自己用的,加以总结。 一种叫做避重就轻。这就是报喜不报忧了,在你的ppt,在你的言辞当中,切记一定要说那种积极的、向上的、令人振奋的词语。例如形势大好、与时俱进之类的。当然如果这些词语用滥了,可以换些新鲜的,诸如执行力度特强、对市场敏感之类的。说趋势,得说好趋势,那些下降的曲线图要从ppt中删掉。这可不是说谎,你可以自我安慰说那些不好的趋势是不重要的,所以不值得拿出来说事。 第二种叫做偷换概念。虽然各方要来评估应用效果,不过评估方法在当初可并没有规定的特严格。虽然设计了一系列评估指标,但指标计算的基础度量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计算方法、条件。因此,这里大有文章可作。比如说,要计算成功率,一般来说是要用一些营销成功的数量比上一个基数。成功数量可能是已经确定了(因为对成功判断的条件可能要严格一些),如果要修改这个值,可就涉嫌造假了。于是可以在基数上下功夫。当初在设计评估指标的时候,对这个基数的描述是"客户接触数量",仅仅这个描述,没有其他限制了。看来当初作这个模糊定义的作者非常高明,留了一手。什么叫做"接触"?可以将所有呼叫过,发过短信的叫做客户,可将这个作为基数肯定是太大了,结果让成功率小的可怜。于是,可以只考虑外呼过的,并且是呼通的,以此为"接触"。这个数就小多了,可以显著让成功率提高。 当然,如果当初对定义要求严格一些,就不适合此法了。不过也放心,在开始将这些定义搞得模模糊糊肯定有人会同意的,除非碰到比较严谨的客户。 还有一种叫做十面埋伏,这招我用过。其实就是能够预知到一些结果,提前埋下伏笔。在设计评估方法时,需要考虑一些对照组的情况。譬如将搞营销活动和不搞营销活动的进行对照,或者将模型预测过和没有经过模型预测的进行对照。对我们而言,后面这种对照当然希望是模型预测过的能够胜出。可以随机选取对照组,可老实说,心里没把握。一次,在市公司听到他们说另外一批名单(不是通过模型预测出来的)外呼接通率很低,没法用。OK,就是它了,就拿这批名单作为对照组,而且名正言顺,因为这批名单对市公司似乎还有考核任务的。 这些雕虫小技对大局的影响是好是坏可不敢说,但存在就是合理的。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热门博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