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入门者对BI的一点想法

  作者:姜玲
2007/4/4 14:23:31
本文关键字: ttnn 2006年05期

Lywork 20060512

由于工作的需要,有幸进入BI这个领域,在里面兜了半天对它,还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项目马上就要上了说真的心里还真没有底。BI到底是什么?如果才能才能把项目做好?

对于BI的定义众说纷纭,有人直接将他定义为报表工具,而有的却定位成一个高端产品。我个人从一个应用者的角度来看,觉得不管如何定位,企业实施BI项目目的是从庞大的数据源中挖掘出,少而精的关键指标。BI功能是非常强大的,不过管如何强大,它始终是只是一个工具,项目要成功除了有一个强大的工具,更重要是工具的使用者,再好的工具在不了解它的人手里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那么下一步该如何做呢,请各位前辈给我一点指示!


刘庆 20060512

这恐怕是大多BI从业人员都在犯迷糊的地方吧?从身边的这些项目,快让人失去信心,花了很大的代价开发的系统,却没人用,即便是客户领导定出一些强迫使用的制度,效果当然会有些,却不是非常显著。
 
听lywork的意思,你们项目要投入使用。此时,我想项目才进行了一小半,真正体现价值的还在后面呢。上个月,无名曾有一篇文章,《这东西咋用?》,应该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的。
 
我现在正在进行的,和应用推广的工作很类似。BI不是一个交钥匙工程,上了线还有很多工作要继续,培训、业务流程梳理、日常的评估等等。本身因为BI不是特别成熟的技术,再加上用户的需求肯定是不清楚的,上线以后还有用户的习惯问题,是否愿意将分析工作转到这个新的平台上来。这些原因导致BI系统建设要打持久战,可惜,很多公司在这个持久战中牺牲了。
 
在设计软件系统的时候,设计者希望最终能够形成一个自动化的东西。可在实践过程中,才发现BI这个系统是多么的难。就譬如报表吧,如果是最终用户自己定义的表样,稍微好一点,因为符合他们的习惯。交付之后,虽然有所改动,但不至于太大。如果是你为之设计一系列报表,画出表样,用户也比较认可,开始可能象征性地给出一点建议,但交付之后,发现并不符合它的真实需求或是习惯,因此他更加愿意使用excel来得到数据,自己分析。如此的做法岂非让人大大失望。
 
定义业务流程也是如此,对于分析人员来说,希望有个简捷的流程。于是设计每个月什么时候输出什么数据,输入什么数据,阅读什么报表等等。流程容易制定,可也是难以执行,因为这并非从上而下的流程,如果分析人员跟你关系不错,还给你点面子,按照这个流程走。如果关系比较陌生,可能就会爱理不理。这点上,现在算是明白了,要作流程这种会改变用户习惯的东西,必须走上层路线,客户必须有个高级职位的人来推动此事,否则就是扯淡。
 
记得前些天有位发言说,项目中必须有个强势的BA,这BA应当是业务分析师的意思吧。比较认同这个说法,特别是在BI系统上线之际,更加显得出BA的作用。

innovate 20060512

我觉得不仅仅是少而精的指标吧?一个大一点的BI系统会面向不同部门的不同客户,每个部门的关注点不同,每个人的关注点也不同,这个时候,你在组织数据、分析业务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拆开业务系统来重组,这就是后来数据仓库发展的动力和趋势。而数据仓库模型设计的主要精华在维表,同样一个项目,不同实力的公司设计的维表一看就知道谁的实力更强。有经验的公司设计维表是一种艺术,考虑周密而不臃肿,表结构全而不大,表与表的关系紧密,思路清晰,一看就能知道他们对业务知识以及客户需求的理解是否到位。

就算是最常见的报表和即席查询,要做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首先不少报表有跨业务的趋势,其次客户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你不能每增加一些需求,你的数据库就要做大动作,每增加N倍数据量,你的数据仓库就要重组吧?

所以如果老埋在一个项目里,你看见的只是冰山一角,就会越来越乏味,从而感觉没有成就感,也感觉这种项目没有前途。我觉得最好的发展道路不是刚开始就自己去摸索,而是刚开始做好项目的一个兵,你从2、3个成功的项目中吸取经验(最好是大项目),然后再做到设计等职位后,就会感觉更加顺心。否则你会感觉老是有问题没有解决,老是感觉力不从心。

 

 
责编:姜玲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